靜浸茶-石門紅茶/鐵觀音/炭焙烏龍/硬枝紅心/奇蘭/白鶴
如何泡鐵觀音──鐵觀音茶的聰明泡法

如何泡鐵觀音──鐵觀音茶的聰明泡法

Dec 10. 2024

 

台灣茶正進入一個重視發酵與烘焙的復興階段,你說是因為清香的烏龍茶不好嗎?當然不是,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喝茶更成為全民運動的初期現象,舉凡飲食習慣都應該是流動的,舉個極端的例子,台灣幾乎是不產小麥的,但其實麵食極為發達,喔,你不要以為我在說現在滿街的日式拉麵店,想想看陪你長大的台灣小吃吧,如果你腦海中浮不出各種麵食,我腦袋也不會剁下來給你坐,隨便舉例:牛肉麵、切仔麵、大麵羹、蚵仔麵線、及泡麵,其實我覺得如果這不是一個喜歡麵食的台灣,台灣哪裡這麼早會開發出泡麵,台灣為什麼麵食如此興盛?其實跟美援有關,有興趣可以讀讀這篇文章

飲食習慣會隨著許多原因改變,政治(如以前皇帝愛吃什麼)、經濟、流行、外界的文化刺激等等,另外還有一個例子便是現在滿街的麻辣口味,你想得到的傳統零食也都推出了麻辣口味,突然我們的世界有了濃濃的四川味,我想這也是你想像不到的。

所以飲食習慣變才是正常,不變才是奇怪。在這個熟茶復興的年代,熟茶有點像是以前放牛班衝出來的孩子,個個都非常有個性,這情形發生在凍頂烏龍,也發生在鐵觀音上,有些茶想把發酵度做高,幾乎高到紅茶的邊界,也就是只要發酵再過一步便是紅茶了,而有些則不認為發酵要衝到那麼高,只需比清香型略高即可,這樣可以保留一些清香的風味,便於消費者快速接受;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烘焙上,有些人已在探索烘焙的極限,讓焙火香成為主要的香型,而另一些人則只是略微施加火力,追求的是在原本的清香上創造更多輔助的香味。

於是當你拿到熟茶,或許是本文的主角鐵觀音,或其他的如凍頂烏龍等等,要聰明的泡它,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不要以為有一種固定的泡法,因為這些熟茶彼此間的差異,是有可能非常巨大的 。

目錄

  1. 泡鐵觀音的第一步──先分辨茶有多「熟」
  2. 如何泡普通熟的鐵觀音?
  3. 如何泡比較熟的鐵觀音?
  4. 如何冷泡鐵觀音?
  5. 泡法是死的,泡鐵觀音並沒有一定的泡法

泡鐵觀音的第一步,先分辨茶有多「熟」

正常的辨識法都是教你看茶乾的顏色,褐色、紅色、黑色程度,顏色越深代表越熟,還有另一個方法是看茶乾還有多少綠色留存,綠色越多,代表茶越「生」,綠色越少代表茶越熟。

還有一種比較進階的方法,是更進一步辨識茶的烘焙程度,茶乾的紅色、褐色越深,代表焙火越重,不過這種方法比較需要經驗,沒經驗的人不太能意識到顏色深淺的差異。

也可以聞香氣,香氣中若帶有龍眼乾、話梅、蜜餞、梅乾菜的香味,應是較熟的茶。

當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先拿一些來試泡了,一泡便知。以上的各種方法,可以交給「行家」去會,我們喝茶輕鬆自在,最簡單的方法,就像電影駭客仼務裡說的「打了便知」。

若泡出來湯色是金黃色,則是普通熟的鐵觀音。

若泡出來像琥珀色或咖啡的顏色,那就是比較熟的鐵觀音。

如何泡普通熟的鐵觀音?

手持蓋碗優雅出湯的畫面圖說: 蓋碗是沖泡鐵觀音的好選擇

普通熟的鐵觀音,在泡法上並沒有與泡高山茶有太大的不同。

茶器:我們強烈推薦用瓷蓋碗,不吸味,且蓋碗易操作。

水溫:使用剛燒滾的水,硬要講溫度的話,就是95度的水

茶水比: 1:25,也可以到1:20或1:30

浸泡時間:第一泡 1 分鐘,第二泡 1 分鐘或短10秒,第三泡1分鐘或1分10秒,第四泡90秒

可以泡幾泡: 照這種泡法,大概是4泡已喝完精華,如果你在各泡都減秒的話,可以泡到6-8泡,濃淡真的隨喜,我是喜歡滋味濃厚的鐵觀音,喝起來才有通體被浸潤的醇厚感

這樣泡可以喝到什麼?可以喝到醇厚的果香與花香,且茶體豐潤,可能可以好好的感受到鐵觀音中鐵的厚重感。如果是我們的古法鐵觀音,意外的放到稍涼,我想大約是60度吧,蘭花香很強烈。

如何泡比較熟的鐵觀音?

我這裡先提出一些主觀判斷,我認知的是市場上比較熟的鐵觀音,大多是焙火較重的,所以會以這樣當假設,提出以下的泡法。

茶器:我們強烈推薦用蓋碗,不吸味,且蓋碗易操作。

水溫:使用剛燒滾的水,硬要講溫度的話,就是95度的水

茶水比:1:30應該可以

浸泡時間:第一泡 40秒,第二泡 40秒或短10秒,第三泡40秒,第四泡60秒,之後累加20-30秒

注水手法:不要高注水,注水高度應低於 5 公分,較高的注水會把火味帶得很明顯

可以泡幾泡:一般來說應該也是4-5泡算是精華,但如果把這樣濃烈的茶泡得較淡,或許8泡也是可能的

這樣泡可以喝到什麼?可以喝到醇厚的火香與果香,因沖泡時間較短,所以茶也不會過份厚重。

如何冷泡鐵觀音?

冷泡茶的泡法,各茶種之間差異不大,大多是取1:100的茶水比,以冷水浸泡4小時後可飲用,浸泡期間最好放在冰箱,避免夏季溫度過高變質。至於使用鐵觀音冷泡是不是個好選擇?我常覺得冷泡是一種殘缺的泡法,也是一種極度隱惡揚善的泡法,茶葉中許多精采的物質是需要溫度的,冷泡時這些東西都很難泡出來,剛好許多有缺點的味道(有缺點但營養且創造層次)都要溫度(也有許多好味道是需要溫度的,特別是香味),所以冷泡的成果通常很親人(但對我來說不會迷人),苦澀很少出現。

鐵觀音因為本身味道豐富,所以在殘缺泡的情況下,味道還比較多呢,是個好選擇喔。

泡法是死的,泡鐵觀音並沒有一定的泡法

你知道離開學校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嗎?就是不用考試了;而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就是沒有標準答案了。人原本就百生百樣,茶也是,你的喜好再配上茶種的變化,自然就是一場不會有標準答案的過程(所以我也從不迷信比賽茶,我幹嘛要把別人的喜好當聖經啊),泡茶的基本原則就是選對茶具,懂得水溫與浸泡時間的長短會形成不同的結果,先引用別人的經驗(比如本文的方法)做幾次嘗試之後,再用自己的想法(拋棄本文的方法),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泡法,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茶是你的,我的意思是,茶是你的世界,古人千辛萬苦才讓茶葉能沖水即得甘美茶湯,你千萬不要把泡法寄托在別人,或任何一個大師身上,最適合你的泡法就在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