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觀音茶的製作品種介紹
Dec 05. 2024
鐵觀音是一種以半發酵工藝製作的烏龍茶,源自中國福建省安溪縣,以其獨特的特性和悠久的製茶工藝獲得不少茶客的喜愛,鐵觀音以「觀音韻」著稱,這是一種蘭花香氣和口感的結合,滋味鮮甜滑順,茶湯醇厚且層次豐富。近年來,因茶客的程度提升,除了追求產地與稀有性外,更重視工藝與文化性,注重茶的歷史與製作工藝,研究鐵觀音的來源故事、傳統工藝與地域特色也成為它日受重視的原因之一。鐵觀音茶的特色,除了工藝之外,當然與其所使用的茶樹品種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就來認識一下目前鐵觀音茶所使用的茶樹品種。
(封面圖來自:臺灣茶樹品種-鐵觀音 / 創作者: / 貢獻者: / 數位物件授權:CC BY-NC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00352)
目錄
正欉鐵觀音品種──紅心歪尾桃
鐵觀音茶的由來有個故事(大部份知名的茶都有個動人的故事,而且不只一個),故事大致如下:
安溪山麓,一村夫魏蔭,日日晨昏,虔誠禮佛。觀音大士憐其至誠,夜夢中賜其一奇樹。魏蔭循夢尋之,得一茶樹,植於庭中。茶成,色如鐵,香如蘭,味甘醇。感念神恩,遂名之為「鐵觀音」。
這棵樹的後代,我們現在稱為「紅心歪尾桃」。因為它被認為是最早被用來製作鐵觀音茶的品種,所以也被稱為「正欉」,它的特色便是蘭花香,且後續製程能獲得果酸味,並能創造出醇厚的滋味。正欉當然有其價值,它的品種特色及適製性,讓鐵觀音茶得以成為烏龍茶類的一家之言。
目前在台灣紅心歪尾桃可見種植於臺北市木柵區、新北市坪林區與石碇區。也有少數種植於高山地區如梨山、大禹嶺。大陸的話,則主要種植在福建省安溪西坪鎮的南巖村。
兩岸都認為紅心歪尾桃的產量不高,台灣這邊對此品種的描述是: 生長較緩慢,產量較低,但抗病性強。但大陸那邊的描述卻完全不同: 純正鐵觀音茶樹羸弱。會不會讓人懷疑真的是同一種茶樹嗎?不過植物換一個地方種植,結果也是常常不同,這也是很難說的,總之,無論如何,正欉鐵觀音的產量不高,是兩岸共通的結論。
鐵觀音的替代品種──金萱
金萱是一種常見的茶樹品種,以其獨特的奶香而聞名,金萱在甜度的表現上也相當出色,且茶株勢強,能貢獻穩定的產量,是台灣很常見的品種,遍及南北及各種海拔高度。製成鐵觀音茶也相當有表現力,因為鐵觀音茶比賽也接受金萱製成的鐵觀音參加比賽,金萱製成的鐵觀音也就在市場上漸漸成為穩定的茶品。
金萱獨的奶香味在經過鐵觀音的製程後,會撞擊出相當有趣的風味,金萱的奶香與鐵觀音製作後所帶出的岩韻(一種獨特的礦物香氣)相遇,產生了獨特的風味層次。有些茶友形容這種風味像是奶香中帶有一絲岩石的清冽。金萱經過烘焙後,奶香常會轉化成為牛奶糖的香氣,也帶給品嚐者不同的想像空間。而且金萱通常口感較柔順,這也是它做為鐵觀音茶的另一個貢獻。而要說稍有遺憾之處,可能是它的味道較淡,論到醇厚,可能就不是那麼的到位。
鐵觀音的替代品種──四季春
四季春有非常明顯的香氣,如對茶有一點認識,便知道在它的原產地被稱為「香的嚇死人」、「嚇死人香」,它的香味明顯而且強勁,類似夏日溪邊的野薑花,如果你喝過做得好的四季春,應該會感到非常的驚人,它跟青心烏龍、金萱可說是完全不同的感覺。
以四季春製成的鐵觀音,又是另一個特殊的組合,它的花香在經過鐵觀音的製程之後,並不會消滅,像是你坐在花旁邊喝鐵觀音,在風味的主客上,有一些微妙的轉變,還是可以喝到鐵觀音製程的特色,但四季春的個性依舊明顯,真的是蠻特別的。
四季春一般都會被認為耐泡度較低,當製成鐵觀音時,感覺是有一些提升,但與傳統鐵觀音相比,仍然會是弱點之一。
鐵觀音的替代品種──硬枝紅心
硬枝紅心是台灣茶樹的四大名種之一,在台灣茶葉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於其優良的製茶特性,硬枝紅心被用於製作各種茶品,包括紅茶、烏龍茶、鐵觀音等。
硬枝紅心的香甜氣息相當獨特,可以用香蕉貽來形容,製成茶之後的香氣都比較穩重,不是飛揚的個性,喜歡的人會非常喜歡,它也帶有木質的香氣,與果酸的氣息──果酸是鐵觀音風味的特色之一,所以硬枝紅心在新北北海岸一帶,現已被大量的使用來製作鐵觀音。硬枝紅心除了是製作紅茶的優良品種外(日治時期是台灣紅茶的主力品種,可參考這篇文章),也是拿來製作鐵觀音的優選。
硬枝紅心的鐵觀音,如前所述,由於本身品種即帶有果(酸)香,所以在製作成鐵觀音之後,發揮出鐵觀音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果酸。而硬枝紅心本身的味道也醇厚,所以製作出來鐵觀音也能滿足醇厚的要求。至於香型,就與傳統鐵觀音的香型較有出入,但也無不可,悉遵古法,恐怕也有不求進步,不能舉一反三的缺失,不如就當成鐵觀音的新勢力來看待。
鐵觀音的替代品種──奇蘭
最後一個提的品種,但並非最不重要的。
奇蘭是一個奇妙的品種,它在烏龍茶的產區(指台灣、福建、廣東一帶)都有產,而且往往會被認為是當地的特有品種,比如武夷奇蘭、廣東奇蘭,但實際上它是發源於福建安溪的茶樹品種,也就是說,它的誕生地,就在正欉鐵觀音茶樹的旁邊,所以呢,長期以來,鐵觀音茶就有使用奇蘭在製作。
奇蘭這種茶樹的特點是有強烈的蘭花香氣,且茶葉內含物質豐富,所以製出來的茶也相當的醇厚,這兩點剛好就符合了鐵觀音特徵中的兩項──蘭花香與醇厚。且透過製程,也能創造出果香與果酸味,其實是除了正欉(正欉也可能只是占了第一的名份)之外,相當適合拿來製作鐵觀音的品種了。
奇蘭的香在安溪當地不只是相當出名,也有很大的實用性,常被用來當作拼配茶當中增添香氣的原料,可見其香的價值,而且奇蘭的蘭香是混合型的,而且混合得很好,有素心蘭的神秘香,也有墨蘭的幽香,說它是奇特的蘭花香最為貼切,當然經過發酵焙火等鐵觀音茶製程後,香氣不免有所改變,但仍然可以感受它的獨特之處。
奇蘭製的鐵觀音茶還有一貢獻,便是它的湯水滑潤,對品飲者來說也是一大享受,對初入門的茶友來說更是討好。
奇蘭在台灣雖有,但不易尋得,就算尋得,也需要有心的製茶師才能讓它成為好茶,所幸靜浸茶的古法石門鐵觀音便是採用奇蘭製成,有緣的你不妨試試。
鐵觀音,你一定要試看看的台灣茶
鐵觀音雖源自於大陸,但在台灣其實已發展出自己的特色,這裡指的是製作方法、品種、滋味,也就是茶的全部,雖然都是說依古法製作,但古法只是方法,做出來的味道與取向,總是會與當地的人文、民情、飲食習慣相結合,成為自己的特色,就像台灣的牛肉麵,你說是老兵帶來的,但去四川找找看有沒有這種味道?肯定是沒有的,食物是一道源遠流長的河,可能水仍是源頭的那一滴,但流過不同的氣候地形、不同的植被,它必定有不同的味道,別被古法古味所限制,傳統的、現代的、改變中的,都是值得品味的味道,心態放開,才能讓可能是你一生鍾愛的茶與你相遇。台灣不是只有高山茶、紅茶,隱藏在這塊土地上的茶,絕對超過你的認識,而且未來只會更多,請你準備好──請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