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磅紅茶:溯源台灣紅茶的輝煌時刻
Aug 06. 2024
阿里磅在哪裏?很多人聽到阿里磅都以為阿里山的一部份,事實上阿里磅的位置離阿里山可遠了。
阿里磅位於新北市石門區,更仔細的講是在石門區乾華里一帶,是這個地區的舊稱,為什麼叫阿里磅呢?此名稱是緣於平埔族語的譯音字,清代當地的居民多種藍草(靛青),從事染布工作,是以曾經稱為「布坊」,「布坊」極有可能以平埔族語念來是像阿里磅,以阿里磅為此地的代稱,便這麼流傳開來了。
阿里磅紅茶便產自於這個地區,你可能會覺得一個海邊會是一塊好的農田嗎?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這世界有太多事,都跟你想像得不一樣喔。
目錄
阿里磅紅茶的地理條件
在阿里磅這個地方,我們輕易的可以看到優良農業條件的證據,這裡有台灣最大的百年梯田,這塊百年梯田是百年前當地居民利用陽明山火山岩石砌成的,綿延不絕的水梯田美景與石塊交疊出的幾何圖案,別具美感,而這裏還有種殖日本越光米,更引進國內罕見新品種「黑米」,你說這裏的農業條件好不好?石門的水梯田更在1969年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大屯山腹最美的水梯田。
圖說:石門百年梯田狀觀的景象,說明當地卓越的農耕條件
這裡擁有獨特的火山紅土,這種土壤就像天然的肥料,讓農作物吃得飽飽的,長得又壯又美。除了土壤肥沃之外,石門區還得益於陽明山的天然灌溉,水資源超豐富!農民不用擔心缺水,可以安心種植。而且利用當地雜草遮擋強勁的東北季風,這種自然的生態管理方式維持了生物多樣性。石門區的農作物,如蘿蔔,因受到火山紅土滋養及良好的自然條件影響,具有更清甜、脆嫩的特質。
阿里磅紅茶的歷史:台灣最早的紅茶產地
這裡是台灣最北的茶區,一般人看茶都只看高度,但事實上緯度也非常重要,緯度是可以換算成高度的。阿里磅種茶的歷史可以早自清朝中末期,到日治時期,更是在日本政府的扶持下,大力的發展紅茶的製作,阿里磅紅茶事實是臺灣最早的紅茶產地,發展的年代一直從清嘉慶年間至光復後;日治時期阿里磅的紅茶製茶師傅還曾獲得日本天皇的召見,所製成的茶品據傳聞曾經是日本天皇與英皇的貢品。
所以來石門的遊客,許多會來茶山步道一走,不要不明究理的以為這是趕潮流的名字,其實這條步道是以前茶農挑茶必經的道路,你開心走過是當年心懷家計的茶農忐忑不安的心。
阿里磅紅茶的特色:小葉種紅茶的魅力無限
阿里磅的紅茶是採用硬枝紅心製作,硬枝紅心曾被日本人欽定為台灣四大名種之一(其實不要被四大名種限制了品鑑的能力,每種茶種多半有其特色,身為茶客,或茶饕,被名號限制就傻了),可見其當年的影響力。
以硬枝紅心製作的紅茶,有其優點,包括澀味較低、具果酸、果香及堅果的滋味或香氣,確實值得一品,且澀度較低,甜口明顯,應該相當得時下年輕人的心(可以試試靜浸茶的阿里磅海霧紅茶)
我想日本人對這個品種應該愛恨交加,如傳聞屬實,阿里磅硬枝紅心紅茶曾進貢日本天皇,可見是愛的;但也曾拿它給英國人品飲,結果英國人說香味不錯,但滋味不足,當時英國人主宰了紅茶的品鑑,日本人怕阿里磅紅茶無法與世界接軌,所以後來引進了阿薩姆種在水里種植,是今日日月潭紅茶的前身。
但味道哪裏是誰說了算,特別是在生活多元化、品味個人化的現在,紅茶的品飲早就不受誰的限制了,小葉種的魅力早就在世界傳開了,看看大吉嶺紅茶便知道了。
阿里磅紅茶的魅力
阿里磅紅茶的魅力,幾乎可以在茶美學的每一個層面展現出來:
- 卓越的風土條件:不論是氣候、土壞、水源、海風,都是其他地方難以取代的。
- 精湛的製茶工藝:雖然當地的茶農為數不多,產量有待復興,但這些茶農的技術與觀念已走在時代尖端(為了競爭),包括了茶園管理、科技製茶、融合不同地方的技術、開闊的學習能力等等,靜浸茶香氛莊園的主人邵章奇更獲得過包種茶頭等獎及各種製茶技術獎項。
- 深厚的文化底蘊:阿里磅不是橫空出世的茶區,而是有著歷史與尊嚴的台灣特色茶區,茶是一種經濟作物,但對他們來說,更是有著傳承與發揚的責任,面對台灣或世界的競爭,要在這個世代找回屬於他們的光與熱。
結語
阿里磅紅茶絕對是台灣紅茶中的經典之作,具有獨特的香氣、滋味和口感,具有人見人愛的本質。如果您是紅茶愛好者,那麼阿里磅紅茶值得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