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為什麼會有水果味?茶風味輪中的果香和酸甜味從哪來?
Dec 09. 2024
茶為什麼喝起來有水果的味道?例如靜浸茶的海霧紅茶有桂圓、熱帶水果味,炭焙凍頂有葡萄、柳橙的氣味。當然這裡說的是零添加的茶葉茶,不是調味茶喔~
而且在茶葉風味輪中,果香還被細分成青果 / 熟果 / 乾果,例如:
青果──梨子、芭樂、青蘋果、檸檬…
熟果──水蜜桃、荔枝、蘋果、柑橘、草莓、百香果、芒果、李子…
乾果──龍眼乾、梅子乾、葡萄乾、芒果乾、鳳梨乾…
茶葉怎麼會有水果味?為了解開這個謎,茶葉化學家做了很多研究,結果驚訝發現,茶葉裡面居然有很多跟水果一樣的芳香物質和酸甜成分!原來,葉子跟水果有這麼多共同點:
目錄
1. 茶葉中的果香物質(嗅覺的部份),茶風味輪中的果香來源
酯類(Esters):甜美的果香
醇類(Alcohols):柔和的果香
醛類(Aldehydes):清爽的果香
萜烯類(Terpenes):清新的果香
酮類(Ketones):濃郁的熟果香
2. 茶葉中的果酸味物質(味覺的部份),茶風味輪中的酸味來源
有機酸(Organic acid):直接帶來酸味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帶有澀感的酸味
氨基酸(Amino acids):鮮爽的酸感
糖類:在加熱或氧化過程中產生酸味物質
微生物發酵:常見於普洱茶的後發酵過程
3. 茶葉中的甜味物質(味覺的部份),茶風味輪中的甜味來源
糖類:茶葉中的天然糖分,直接的甜味
氨基酸:除了酸,也帶來迷人的鮮甜
茶多酚:有一點刺激性的隱微甜味
茶葉中的果香物質(嗅覺的部份),茶風味輪中的果香來源
酯類(Esters):甜美的果香
例如
乙酸苯甲酯(Benzyl acetate),讓茶有蜜桃、百香果、熱帶水果香
丁酸苯乙酯(Phenethyl butyrate),讓茶有蜂蜜、蜜桃、熟果香
異戊酸葉醇酯(Isoamyl hexanoate),讓茶有鳳梨、芒果香
醇類(Alcohols):柔和的果香
例如
芳樟醇(Linalool),讓茶有柑橘類、葡萄香
苯乙醇(Phenylethanol),讓茶有蘋果、葡萄香
香葉醇(Geraniol),讓茶有葡萄柚、檸檬、荔枝香
醛類(Aldehydes):清爽的果香
例如
癸醛(Decanal),讓茶有橙皮、檸檬香
己醛(Hexanal),讓茶有青蘋果、梨子香
辛醛(Octanal),讓茶有柑橘、甜橙香
萜烯類(Terpenes):清新的果香
例如
檸檬烯(Limonene),讓茶有橘子、檸檬香
法呢烯(Farnesene),讓茶有新鮮蘋果皮、梨子香
β-蒎烯(Beta-Pinene),讓茶有新鮮橘皮、針葉植物草本香氣
(萜烯讀音:貼希)
酮類(Ketones):濃郁的熟果香
例如
β-紫羅蘭酮(Beta-ionone),讓茶有桂圓、芒果香
二甲基庚酮(Methylheptenone),讓茶有蜜桃、李子香
二甲基乙烯酮(Diacetyl),讓茶有熱帶水果、奶油甜香
水果中沒有茶香,但茶中卻有許多果香,誰說「開花結果」才代表成功呢?茶葉證明了,綠葉才不是配角,而是有豐富的內涵、迷人的特質,能成為風味的王者,但故事才講了一半,水果美味的關鍵──酸甜,正要登場~
茶葉中的果酸味物質(味覺的部份),茶風味輪中的酸味來源
酸味能打破平淡單調,瞬間點亮茶的味道,讓茶的風味更精彩!
有機酸(Organic acid):直接帶來酸味
例如
蘋果酸(Malic acid):柔和的酸感,青蘋果味,常見於烏龍茶、紅茶
琥珀酸(Succinic Acid):帶有鮮味的鹹酸感,葡萄柚、青蘋果味,常見於焙火烏龍茶、紅茶
檸檬酸(Citric Acid):清爽的酸味,柑橘類水果味,常見於綠茶、白茶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帶有澀感的酸味
例如
沒食子酸(Gallic Acid):清新的酸澀,葡萄或酸梅味,常見於綠茶、烏龍茶、紅茶
咖啡酸(Caffeic acid):細膩的果酸,柑橘類水果味,常見於高山茶、綠茶
奎寧酸(Quinic acid):尖銳的酸感,藍莓或覆盆子等莓果味,常見於深發酵的紅茶、普洱熟茶
氨基酸(Amino acids):鮮爽的酸感
例如
茶氨酸(Theanine):柑橘類酸味,常見於輕發酵茶
谷氨酸(Glutamic Acid):鮮甜的酸味,常見於綠茶、烏龍茶、紅茶
丙氨酸(Alanine):青蘋果般的輕柔甜酸,常見於綠茶、烏龍茶
糖類:在加熱或氧化過程中產生酸味物質
焦糖化(Caramelization)
例如葡萄糖、果糖在高溫下經過脫水和裂解,產生的中間產物(如糠醛)再進一步氧化,會形成乙酸(Acetic acid)等物質,為茶湯帶來輕微的酸感
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
糖類與氨基酸經過高溫,會共同產生複雜的化學物質(中間產物),這些中間產物再經過進一步的氧化、降解或分解……等作用,便生成迷人的酸味物質,例如梅納反應產生了醛類和酮類,再進一步分解生成奶香味的丁酸(Butyric acid)
微生物發酵:常見於普洱茶的後發酵過程
例如
乳酸(Lactic Acid):由乳酸菌發酵糖類生成,帶來圓潤的酸感,如優酪乳、成熟蘋果香
醋酸(Acetic Acid):由酵母菌和醋酸菌代謝糖分或多酚生成,帶來清爽的酸感,如果醋、蜜餞香
茶葉中的甜味物質(味覺的部份),茶風味輪中的甜味來源
之前我們有篇文章詳細說明了茶為什麼會有甜味,這裡簡單劃個重點:
糖類:茶葉中的天然糖分,直接的甜味
如葡萄糖、果糖、多糖等,尤其紅茶或發酵度較高的茶,糖的味道會更突出。糖類的甜感直接而明顯,但相當圓潤,不刺激味蕾。
氨基酸:除了酸,也帶來迷人的鮮甜
氨基酸的甜味中帶有一絲鮮味,因此讓人感到清爽、清新,並平衡了苦澀感,讓茶湯口感更加圓潤。除了鮮甜,氨基酸本身還帶有酸、苦等多層次的風味,能創造非常豐富的味道,就像風味的千面女郎。
茶多酚:有一點刺激性的隱微甜味
茶多酚本身的味道其實是苦澀的,但透過製茶的氧化(發酵)過程,茶多酚會轉化為茶黃素和茶紅素,產生帶有一點刺激性的甜味,這是一種有微妙收斂性和深度的「隱甜」,通常在回甘的時候才會感受到,能讓茶湯的餘韻更悠長。
曾經以為,葉子是葉子、水果是水果,二者如雲泥之別,但茶葉告訴我們:葉子不是果子的工具人!一片葉中,蘊藏著一座果園,醞釀著萬千風味,你手中這杯茶,就是大自然的邀請函。